
干选磁选机操作影响因素及工作流程解析
一、影响干选磁选机操作的因素
干选磁选机的操作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,主要包括给矿层厚度(给矿量)、磁场强度和工作间隙、以及给矿速度等。
给矿层厚度:与原料粒度和磁性颗粒含量密切相关。处理粗颗粒时,给矿层应相对厚些;处理细粒级物料时,给矿层则应薄些。磁性物料含量低时,给矿层应薄,以避免下层磁性颗粒因上层物料压力而无法被磁力吸起,导致回收率下降。磁性颗粒含量高时,给矿层则可适当增厚。磁场强度和工作间隙:与被处理物料的粒度、磁性高低和作业要求紧密相关。磁场强度可通过调节激磁电流大小来改变,而工作间隙的调节则影响磁场的强弱和梯度。精选作业时,应采用较弱磁场;扫选作业时,磁场强度应提高。减小工作间隙可增强磁场力,但应根据处理颗粒大小尽量减小间隙以增加回收率。精选时,增加间隙以增加选择性,提高品位;同时需适当加大激磁电流保证磁场强度。给矿速度:依振动槽(或皮带)的速度确定,影响矿粒在磁场中停留的时间和所受机械力。速度大,矿粒停留时间缩短,惯性力大。弱磁性矿粒在磁场中受到的磁力有限,速度过大可能导致回收率降低。精选时,原料中单体颗粒多、磁性强,给矿速度可加大;扫选时,原料中含连生体多、磁性弱,为提高回收率,给矿速度应降低。处理细颗粒时,振动槽频率应高、振幅小,以利于矿粒松散;处理粗粒时则相反。
二、干选磁选机的工作流程
干选磁选机的工作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:
原料准备:将待处理的矿石进行破碎、筛分等预处理,以获得符合要求的粒度分布。
给料:将预处理后的矿石通过给料装置(如振动槽或皮带)均匀送入磁选机。
磁选:矿石在磁选机中受到磁场的作用,磁性颗粒被磁力吸引并附着在磁选机的磁极上,而非磁性颗粒则继续流动。
分离:通过调整磁场强度和工作间隙等参数,实现磁性颗粒与非磁性颗粒的有效分离。
收集与处理:将分离后的磁性颗粒和非磁性颗粒分别收集,并进行后续处理或利用。
综上所述,干选磁选机的操作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,需要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。同时,了解其工作流程有助于更好地掌握磁选机的使用和维护方法。
